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高质量发展亮点突出

2019年前三季度宿州市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9-10-25 10:08 编辑:综合科 字号:【   阅读: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理念,积极培育新动能,聚焦八字方针,着力做好六稳工作,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29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增幅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5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657.64亿元,增长9.9%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53亿元,增长4.3%。夏粮增产4.4%,秋粮保持增长,预计全年粮食继续增产。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蔬菜产量增长5.6%、瓜果类增长14.0%。畜牧业效益提升,猪肉替代品加快发展,禽蛋产量增长4.0%,牛、羊、禽出栏分别增长2.8%4.0%5.2%

(二)工业生产稳中放缓。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市33个大类行业,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8.8%18个行业的增速超过10%,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22.4%40.0%63.4%95.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6.7%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与上半年持平,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2%,居全省第6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6%,居全省第5位;民间投资增长9.9%,居全省第8位。

(四)市场消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18亿元,增长12.3%,增幅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368.97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88.21亿元,增长12.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0.5%,化妆品类增长24.3%,日用品类增长28.0%

(五)财政收支略有回落。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153.19亿元,增长9.2%,比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税收收入116.36亿元,增长8.3%,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为76.0%。全市财政支出344.13亿元,增长12.5%,比上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300.59亿元,增长9.5%,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为87.3%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加快。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22.39亿元,增长9.4%,比6月末提高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位次前移7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02.42亿元,增长12.2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74.54亿元,增长23.3%,比6月末提高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金融机构存贷比由6月末的72.2%提高到74.3%

(七)进出口总额规模扩大。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6.65亿美元,增长20.9%,比上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其中,进口总额0.22亿美元,下降74.5%,居全省末位;出口总额6.43亿美元,增长39.1%,居全省第3位。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6亿美元,增长7.0%,居全省第4位。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6元,增长10.1%,居全省第8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8元,增长8.4%,居全省16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8元,增长 10.8%,居全省第2位。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9.7%

(九)物价指数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上涨2.3%,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八大类指数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6.5%1.3%1.7%1.1%0.1%9.2%;交通和通信、居住分别下降2.5%0.3%

二、运行特点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4.2:36.1:49.7调整为13.436.050.6,一产、二产占比分别回落0.80.1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运行稳定性和韧性持续增强,助推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

(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扎实推进全创改”“三重一创,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08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7%,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5%,高出全省25.3个百分点,快于全市规上工业28.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民营企业1.2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4万户。

(三)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GDP增幅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第三产业增幅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5%,高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9.1 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其中,以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为代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9月末,新增存贷比达133.7%,比6月末提高9.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下降12.9%,降幅居全省第1位。1-8月份,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2%30.2%,居全省第3、第4位。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指标增速回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半年、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20.7个百分点。

(二)有效投资后劲不足。一是投资结构不优。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较去年同期回落32.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较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二是部分项目未按时开工。截至目前,全市有35个项目尚未开工建设。三是项目储备质量不高。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不断下滑,导致储备项目转化率持续下降,全年储备项目207个,目前转化落地22个,转化率仅为10.6%

(三)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一是停产退规企业多。由于环保不达标、企业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全市规上企业9月停产119户,共计下拉当月产值增速7.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市退出规上企业284户。二是部分行业生产放缓。与8月份增速相比,9月份14个大类行业出现回落,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均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围绕年度发展目标任务,持续加强对投资、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测。盯紧盯实核心指标、后进指标、短板指标,对发现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好预警分析,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

二是梳理项目稳投资。对年内可开工、可竣工的项目,进一步加强跟踪和调度,有针对性解决制约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的突出问题。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机遇,全力做好第三批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清单。督促项目单位,按照承诺开工的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确保按期开工,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三是服务企业稳工业。四送一服为抓手,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的协调调度、联系包保、问题办理反馈等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返规”企业重点培育库,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尽快“纳规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