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看宿州市人口受教育水平

发布日期:2021-10-18 16:50 编辑:计算中心 来源:宿州市统计局 字号:【   阅读:

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反映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决定着人口的发展。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宿州市有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7.8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快提高,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一、宿州市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根据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7.8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4万人上升为2.6万人,增长85.7%,比全省高33.6个百分点。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11年提高至9.56年,提升年限比全省高0.38年。

人口文盲率低于全国和全省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3.9人,与2010年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3人,平均每年减少3万人。文盲率由2010年的8.64%,下降到2020年的2.61%,下降了6.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4.49%)、全国(2.67%)平均水平

女性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2020年,宿州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常住人口为23.1万人,占全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47.15%,比“六普”增加14.1万人,增长156%;高中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为39.5万人,增加16万人,增长67.86%女性接受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水平实现历史新高,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历结构逐步升级。2020年,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达到96.24%,比“六普”增加6.18个百分点。其中,大学占19.48%,所占份额比“六普”提高15.12个百分点;高中占18.24%,所占份额提高6.97个百分点;初中占40.24%,所占份额下降7.97个百分点;小学占27.72%,所占份额提高1.05个百分点。10年来,得益于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较多,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学历结构升级。

  二、人口文化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年来,宿州人口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宿州加快经济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9.4年,女性为8.8年,女性比男性低0.6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高达9.98年,女性则为9.14年,女性比男性低0.84。高层次人才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女性人数8.29万人,而男性9.67万人,女性比男性少1.38万人;研究生及以学历的人数女性0.49万人,男性0.6万人见下图)

人口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异显著。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2020年,宿州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中,城镇为9.88年,乡村为8.45年,乡村比城镇低1.43年。从每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来看:拥有大学(含大专)受教育程度人数,镇为33.8万 、乡村只有15.2万 ;拥有高中受教育程度人数,城镇48.4万 乡村40.5万人;拥有学受教育程度人数城镇48.3万 乡村86.8万 乡村比城镇多38.5万人见下图)。


)高等教育人口职业差异明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不均不仅表现在城乡分布上, 而且表现在不同行业上。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在不同行业间的分布表现差异明显,其中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占36.83%,个休经营户相关人员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占7.48%,而农林牧渔劳动者相关人员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仅占1.87%。
 三、促进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

加快发展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关乎宿州发展全局,针对宿州人口受教育状况和人才分布不平衡的格局,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为“十四五”振兴宿州经济和蓄积发展动力做好充分准备。

一)全面打好教育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继续把发展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进一步降低文盲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结构,发展高中教育和高职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从社会的角度, 减少制度约束,通过政策调整等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

(二)乡村人口文化水平低需引起重视。 宿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要求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而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 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将教育资源有目的的向农村倾斜。对今后乡村振兴、改变农村落后状态都有积极意义。

(三)优化人才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的流动提供各种服务平台,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人才的自主能动性。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放在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才能适应工业化、 现代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