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6-04-28 10:27 编辑:综合科 字号:【   阅读:

一季度,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实施“四督四保”制度,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2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1-2月份提升1.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8.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一、运行特点

(1)按产业划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回落一提升。

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7亿元,同比下降15.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91.2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2.3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2)5000万元以上项目施工进度好于往年。一季度,全市纳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6.4亿元,同比增长16.3%,从县域投资看: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分别增长18.8%、25.1%、6.4%、24.0%,埇桥区下降22.2%。

(3)企业转型升级投入加快。一是工业技改投资占比提高,内涵式投资力度加大。全市工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投资53.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1~2月份提升43.0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1.0%,占比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4亿元,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1.0亿元。

(4)房地产投资回升。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完成投资45.0亿元,同比增长5.3%,居全省第10位,增速比1-2月份提升28.7个百分点,提升5个位次,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问题

(1)5000万元以上项目纳统个数减少较多。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纳入联网直报平台项目个数301个,个数居全省第4位,但比去年同期减少282个,其中:埇桥区、萧县、灵璧县、泗县、宿马园区、开发区(鞋城管委会)分别减少151个、77个、38个、24个、6个、16个。

(2)投资增长动力减弱。一是制造业投资低迷。一季度,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6.1%,增幅低于全部投资13.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部分县区制造业下降,带动力减弱。一季度,埇桥区制造业投资下降9.2%、灵璧县下降29.7%、泗县下降43.8%。二是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不足。一季度,全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23.1%,竣工面积下降2.3%。

(3)资金到位不理想。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37.3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6.1个百分点,其中:本年到位资金下降9.5%,自筹资金下降24.8%。

(4) 工业投资支撑力减弱。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88.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4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落14.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位次比1-2月份下降4个位次,工业投资对投资增长的拉动力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1)加快投资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全面发展。一是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二是要加大工业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在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提高工业投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三是要加大对新型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把发展新型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升三产业的结构质量。    (2)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要明确领导责任,重点挂牌督办,着力破解项目开(复)工难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分析在审批备案、用地和工程设计审批以及报建开工等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快项目立项、环评、规划、土地、施工许可等审批速度。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在建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尽早开工、按期施工、如期完工,努力发挥大项目对全市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

(3)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应统尽统。统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发改委、经信委、房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一是部门之间做好项目的比对工作,确保符合纳入统计的项目一个不漏。二是主管部门切实帮助做好项目申报资料的完善工作。三是对数据出现的波动问题,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做好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