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砀山县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报告
2018年,砀山县妇女儿童事业在县妇儿工委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砀山县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砀山县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两纲》),各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健康状况日益改善,义务教育巩固提升,社会保障愈加完善,儿童安全保护、福利等方面的机制更加健全,妇女儿童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两纲》达标情况
2018年,对照《砀山县妇女发展纲要》、《砀山县儿童发展纲要》中的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等七大领域,《两纲》中可量化的指标共52项,其中:37项已达标,总达标率为71.2%;12项未达标(其中:1项预期可达标,11项达标困难);3项暂无数据。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2018年砀山县《两纲》指标(2011-2020年)达标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8年 |
2020年目标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1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 |
75.7 |
≥85 |
爱卫会 |
☆ |
|
2 |
侵害儿童人身安全案件查处率 |
% |
100 |
100 |
公安部门 |
★ |
|
3 |
学前三年女童毛入园率 |
% |
86 |
≥80 |
教育部门 |
★ |
|
4 |
学前一年女童毛入园率 |
% |
92 |
≥95 |
教育部门 |
☆ |
|
5 |
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
95.7 |
≥98 |
教育部门 |
☆ |
|
6 |
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 |
% |
94.7 |
≥90 |
教育部门 |
★ |
|
7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61 |
≥43 |
教育部门 |
★ |
|
8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0.6 |
≥11.2 |
教育部门 |
☆ |
|
9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 |
86 |
≥80 |
教育部门 |
★ |
|
10 |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
% |
93 |
≥95 |
教育部门 |
☆ |
|
11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
95 |
≥98 |
教育部门 |
☆ |
|
12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94 |
≥90 |
教育部门 |
★ |
|
13 |
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 |
% |
90 |
≥85 |
教育部门 |
★ |
|
14 |
儿童公共安全教育覆盖率 |
% |
100 |
100 |
教育部门 |
★ |
|
15 |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 |
% |
100 |
100 |
教育部门 |
★ |
|
16 |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配备率 |
% |
100 |
100 |
民政部门 |
★ |
|
17 |
其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重 |
% |
3.6 |
≥10 |
民政部门 |
☆ |
|
18 |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 |
% |
33 |
≥50 |
民政部门 |
☆ |
|
19 |
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养老服务覆盖率 |
% |
60 |
≥90 |
民政部门 |
☆ |
|
20 |
市、县(区)社会(儿童)福利中心覆盖率 |
% |
100 |
100 |
民政部门 |
★ |
|
21 |
城乡社区“儿童之家”覆盖率 |
% |
90 |
≥90 |
民政部门 |
★ |
|
22 |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覆盖率 |
% |
100 |
100 |
民政部门 |
★ |
|
23 |
各乡镇(街道)儿童社会工作者覆盖率 |
% |
100 |
100 |
民政部门 |
★ |
|
24 |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 |
% |
44 |
≥35 |
人社部门 |
★ |
|
25 |
国有企业管理层人员中的女性比例 |
% |
|
≥30 |
人社部门 |
○ |
|
26 |
有劳动关系的女职工工伤保险参保率 |
% |
|
100 |
人社部门 |
○ |
|
27 |
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 |
% |
94.86 |
≥85 |
水利部门 |
★ |
|
28 |
妇女就业比重 |
% |
44 |
≥40 |
统计部门 |
★ |
|
29 |
孕产妇死亡率 |
‰ |
7.8 |
≤18/10万 |
卫生部门 |
★ |
|
30 |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
% |
100 |
≥98 |
卫生部门 |
★ |
|
31 |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
% |
100 |
≥96 |
卫生部门 |
★ |
|
32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 |
85.13 |
≥85 |
卫生部门 |
★ |
|
33 |
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 |
% |
60 |
≥80 |
卫生部门 |
☆ |
|
34 |
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监测率 |
% |
79.3 |
≥80 |
卫生部门 |
☆ |
|
35 |
孕产妇梅毒感染检测率 |
% |
79.3 |
≥70 |
卫生部门 |
★ |
|
36 |
感染艾滋病孕产妇实施干预措施比例 |
% |
100 |
≥95 |
卫生部门 |
★ |
|
37 |
感染梅毒孕产妇实施干预措施比例 |
% |
100 |
≥95 |
卫生部门 |
★ |
|
38 |
婚前医学检查率 |
% |
99 |
≥70 |
卫生部门 |
★ |
|
39 |
婴儿死亡率 |
‰ |
3.54 |
≤8 |
卫生部门 |
★ |
|
40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
4.72 |
≤10 |
卫生部门 |
★ |
|
41 |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 |
% |
99.28 |
≥95 |
卫生部门 |
★ |
|
42 |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
% |
0.53 |
≤4 |
卫生部门 |
★ |
|
43 |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
% |
86 |
≥50 |
卫生部门 |
★ |
|
44 |
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 |
% |
0.56 |
≤7 |
卫生部门 |
★ |
|
45 |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 |
% |
0.5 |
≤5 |
卫生部门 |
★ |
|
46 |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
% |
1.2 |
≤12 |
卫生部门 |
★ |
|
47 |
已建工会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率和履约率 |
% |
|
≥90 |
总工会 |
○ |
|
48 |
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100 |
100 |
组织部 |
★ |
|
49 |
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100 |
100 |
组织部 |
★ |
|
50 |
乡镇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100 |
100 |
组织部 |
★ |
|
51 |
县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41.67 |
≥50 |
组织部 |
☆ |
|
52 |
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 |
% |
46.15 |
≥20 |
组织部 |
★ |
|
注:★表示已达标,☆表示未达标,○表示暂无数据 |
|||||||
二、《两纲》实施情况
(一)妇女纲要方面
1. 妇女与经济人口:经济实力增强
经济发展质量提升。2018年,全县户籍人口总数100.21万人,其中:女性48.08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8%;随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4.11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16.12亿元,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增长17.7%;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5元、12222元,分别增长8.7%和10.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医疗卫生经费支出7.82亿元,妇幼保健经费0.67亿元,疾病预防控制经费0.46亿元;保持了较高的财政投入;育龄妇女人口为26.2万人,较上年增加0.2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106.66%,较上年下降了3.39个百分点,随着“两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和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动的深入推进,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基本趋于合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县妇女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妇女与卫生保健:双效提升促健康
健康意识提升。近年来,砀山县卫生保健部门积极采取行动,大力宣传婚前保健、婚检的意义,引导妇女提高健康意识,更加注重自身健康水平。2018年,全县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2.51%,比上年提高3.73个百分点;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9.05%,提高0.12个百分点。婚前保健和婚检率的提升,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保健服务提升。全县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2018年妇幼保健经费投入665万元,使相关工作更加规范。2018年,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这三项住院分娩率连续五年均保持在100%。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5.13%,与上年持平。
因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妇女自身健康意识的提升,2018年全县孕产妇死亡数为1人,比上年减少2人;当年报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例为0。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县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有所下降,2018年为89.1%,比上年降低1.68个百分点。
3. 妇女与教育:教育发展显平等
砀山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效普及基础教育,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妇女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
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消除性别差异,适龄女童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8年,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和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女生为94.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女生为94.7%,与上年基本持平。
妇女受教育程度持续稳定。妇女受教育水平不但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关系到妇女自身的就业机会、就业层次、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2018年,全县青壮年女性识字率100%,连续多年稳定在高水平发展。
4. 妇女与社会保障 :妇女社会保障愈加完善
着力增加妇女参保人数及覆盖人群。2018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3万人,其中女性2.08万人,女性参保比重为44.9%;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3万人,其中女性1.58万人,女性参保比重为43.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4万人,其中女性0.65万人,女性参保比重为45.1%;参加基本生育保险人数2.62万人,其中女性1.11万人,女性参保比重为42.4%;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7.87万人,其中女性29.44万人,女性参保比重为50.9%。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21万人,比去年略减;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4万人,比上年增加1.38万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43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35个。
5. 妇女参政议政:地位提升促文明
妇女参政比例保持稳定。妇女参政议政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体现。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原则,为妇女提供平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机会。2018年,全县公务员(含参公人员)1970人,其中女性528人,占比26.8%;县人大代表278人,其中女性96人,占比34.5%;县政协委员235人,其中女性人数77人,占比为32.8%;整体比例保持稳定。
县级女干部配备率实现百分百。砀山县为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增强妇女参与决策的水平,积极加强对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明确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比例,推动妇女广泛参与决策和管理。2018年,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100%,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100%。
6. 妇女与社会、生活环境:环境优化利民生
砀山县在努力提升经济总量、改善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存居住环境,特别是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大力加强城区环境建设,实施城市绿化工程。2018,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为94.86%,比2017年提高4.99个百分点,已超过2020年85%的终期目标;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增加 20个百分点,比上年大幅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7%;城市污水处理率93.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7%;妇女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儿童纲要方面
1. 儿童与健康
儿童的生命健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多年来,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把儿童保健工作作为长期重点来抓,儿童保健工作得到了良好发展,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⑴ 、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改善。2018年住院分娩率为100%,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54‰、4.72‰,均达到《纲要》终期目标要求(小于8‰和10‰),已提前达标;全县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分别为0.56%、1.2%,保持在较低水平,均优于《纲要》终期目标要求(小于7%、和12%),均已提前达标。
⑵、免疫规划得到全面落实。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均巩固在98%以上。2018年,卡介苗接种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流脑疫苗接种率和乙脑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100%、99.11%、99.21%、99.29%、99.76%、98.78%和98.98%,儿童计划免疫已全面达到《纲要》提出的95%以上的目标,有效减少了儿童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儿童健康成长。
⑶、优生优育工作切实加强。2018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9.05%、产前检查率分别为92.51%,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儿童出生缺陷的发生。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0.53%,达到4%以内的控制目标;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86%,超出纲要36个百分点,已提前达标。
2. 儿童与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之本。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⑴、学前教育稳步发展。2018年全县在园幼儿3.42万人,其中女童1.57万人,占在园幼儿的45.9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6%,比上年持平,幼儿入园率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⑵、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截至2018年底,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
⑶、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4%。全县高中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普高、职高并重,优质特色兼备”。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改进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同时发展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科学协调发展。
3. 儿童与安全
2018年,全县儿童公共安全教育覆盖面为100%,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到100%,在学校及幼儿园周边设立“护学岗”,校园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持续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宣传,各学校结合班队会、专题安全教育活动等多种渠道,开展防火、防交通事故、防踩踏、防溺水、防人身侵害、防危化品伤害、防心理疾病、防诈骗、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等各类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妇女纲要实施方面
1. 妇女常见病筛查力度不够。妇女常见病包括宫颈癌、乳腺癌和生殖道感染等疾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安全。目前,砀山县乳腺癌筛查因资金不足,仅限贫困家庭中的妇女才能享受此项检查,未能面向全县广大妇女推开。2018年,全县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为60%,距离2020年目标(80%)还差20个百分点,终期达标困难。
2. 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不足。2018年,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重为3.6%,距离10%的目标值差6.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目标值的一半;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33%,距离50%的目标值还差17个百分点;这两项指标都与目标值有较大差距,终期达标困难。
3. 农村卫生环境和养老服务尚需改善。2018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7%,距离目标(85%)还差9.3个百分点。此外,城乡养老服务特别是农村妇女养老还面临不少难题,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养老服务覆盖率为60%,与 2020年目标(90%)的差距较大,终期达标困难。
(二)儿童纲要实施方面
一是“二孩”政策后,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多,医疗和保健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
二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公立幼儿园的数量无法满足现有的入园需求,私立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三是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没有达标,2018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距离目标(98%)还差3个百分点,部分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未能完成学业。
四、对策建议
目前,距离《两纲》终期达标仅剩一年多时间,但仍有部分指标尚未达到序时进度,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当前首要任务是,聚焦薄弱环节,补足短板,加快推进《两纲》实施进程,力争各项监测指标全面达标。
1. 完善措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一是着力增进妇女健康,落实好妇女健康惠民项目,进一步加强妇女病的普查和预防,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的覆盖面,降低妇女病死亡率。
二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能力,进一步做好新生儿医学检查和保健保育工作,以适应“二孩”政策后的新生儿增加的现状和趋势。
2. 加强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一是大力加强学前教育机构及规模建设,优化幼师资源配置,着重加大公立幼儿园、普惠式幼儿园建设,切实化解日益突出的“入园难”问题,保障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普惠式入园资格。同时,努力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坚决打击违法办园行为,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均衡城乡教师资源,缩小办学差距。
三是做好政策、资金和师资力量配套服务,形成政府、学校和家长三方联合机制,强化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把厌学学生拉回课堂。
3. 提高女性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着力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和决策工作。加大农村女性参与民主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村女干部、女党员的培养选拔,鼓励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提高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
4. 多方动员,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协调指导,采取政府加大投入、部门项目运作、鼓励社会支持等措施,加大资金配套管理和督促检查力度,着力改善妇女民生,加大贫困妇女救助力度,推动贫困妇女精准脱贫。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高包括妇女在内的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将任务逐级分解,真正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工作抓实。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