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7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2.1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05.1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625.2亿元,增长6.6%。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6%。夏粮总产量280.5万吨,粮食播种面积714.1万亩;猪牛羊禽肉产量29.7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3%、6.3%、6.7%;禽蛋产量增长5.7%。
二、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主导产业发展良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2%,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7%。分行业看,金属制品业增长6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0.9%。分主导产业看,全市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绿色食品产业增长16.3%、绿色家居建材产业增长26.8%。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工业投资引领增长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5.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45.2%,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33.3%,技改投资增长36.5%;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7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0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5%。
四、消费市场持续恢复,餐饮消费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7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5.3%,餐饮收入增长12.1%。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66.8%,智能手机增长32.4%。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0.5%。
五、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9.6亿元,下降4.6%,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3.6%,教育支出增长8.1%。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96.0亿元,增长10.9%,余额比年初增加301.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335.0亿元,增长12.8%,余额比年初增加300.5亿元。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主体较快成长
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4.3%,超过序时进度。全市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62528户,同比增长5.4%,其中新登记企业11756户,个体工商户49836户,农业专业合作社936户。6月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629918户。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分类别看,八大类指数“六涨二降”,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2.0%、1.2%、0.4%、0.3%、0.3%、2.7%;居住、交通和通信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2%、2.6%。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9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8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0元,增长7.8%。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